获批五年,江北新区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贵在“聚焦”。2017年,江北新区提出以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为方向,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随着江北新区体制机制调整,当年12月,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由高新区总公司更名成立。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国有企业发展改革提出一系列的命题。产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高亮介绍,彼时集团面临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主业不突出、资产结构不合理、母子公司授权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的挑战,江北产投集团甫一出场就开始了剥离“代建职能”,探索“市场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变化之中总有机遇,唯有快速转型才能抓住机遇。两年多的发展路,亦是两年多的转型路。产投集团紧扣新区发展战略,全面推动自身市场化转型,实现“华丽转身”。
从“参与者”到“主力军”心无旁骛助推产业发展
产投集团定位“新区产业投资与发展主体”,“两城一中心”建设快马加鞭,亟需资本赋能。
聚焦企业战略定位,产投集团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对集团经营范围、职能定位、发展前景相同或相近的下属国有企业进行业务整合,明确业务定位和业务发展重点。最终,集团锁定产业项目投资、产业载体建设、产业综合服务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经历内部企业重组、决策机制梳理、资产结构和内部结构优化等,产投集团全面向市场化转型。一子落而满盘活,集团业务大有突破,一改以往投资“参与者”的角色,主动谋划以产业基金集聚龙头企业。
3月20日,由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与达泰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的基金签约落户新区。达泰资本是半导体和信息技术领域最积极、最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这只基金将聚焦集成电路和新一代信息产业。
20亿基金落户当天,物联网芯片设计公司亮牛半导体签约入驻江北新区研创园。“江北新区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我们要借力发力,建立智能物联AIOT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亮牛半导体公司创始人冯磊说。
去年7月,产投集团投资的中科院“麒麟刀”项目落户江北新区,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是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与行业领先者合作,聚集产业龙头项目,是产投集团引入重点项目的“秘笈”。2018年4月,产投集团与日本SBI在华全资子公司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南京江北思佰益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利用SBI的资源优势引入重点产业项目,成立不到一年,基金项目成果显著。
今年1月,该基金投资的GRT中日智慧零售示范中心、英士博中国区总部两个项目同一天亮相江北新区,基金负责人韩梅介绍,未来,将为新区引进数十个高科技企业,他们中有封测领域的龙头企业,有英特尔核心高管团队出来创业未来有潜力成为独角兽的芯片设计企业,也有国际领先的机器人视觉检测企业。
2018年以来,产投集团成为投资新区主导产业基金的重要力量,合作成立了南京江北佳康智能科技基金、南京江北医疗创新产业基金、南京含元倍数健康产业基金、中电科(南京)产业投资基金、南京金浦消费智造股权投资基金、江北SBI科技产业基金等10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141.48亿元,无疑是助力“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从“代建者”到“开发者”全力以赴投身新主城建设
在江北新区星火路和学府路的交叉口,现代产业创新中心正在火热施工,作为市重点项目,该研发载体未来将作为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空间,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37340平方米。
聚焦优势主业,产业“投手”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渐渐从新主城项目的“代建者”转变为“开发者”,现代产业创新中心就是这位“投手”的作品之一。
以市场化项目、自主开发项目为重点,产投集团通过园区产业载体及配套建设、安居房及社区产业配套建设,积极布局产业文旅业务,形成前期重点项目建设经验积累,提升产业载体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集团资产规模,提高经营性收益。
产业的兴盛,城市的崛起,是为了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为了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产投集团联合江北新区多个街道,打造全新社区服务模式。
2019年11月11日,南苑邻里服务中心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将引入社区商业、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内容,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用,同时还将开展社区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满足居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需求,为新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南苑邻里服务中心在设计之初,运用了“绿洲”的理念,突出建筑的绿色生态,在每个建筑的楼顶,设计方通过乔木、灌木、花草等绿植的搭配组合,搭建起了一个“空中花园”。项目建成后,驱车从江北大道快速路高架经过,放眼望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景观。
产投集团还与盘城街道、泰山街道、葛塘街道等街道合作,根据街道、社区的实际需求建设邻里中心项目,在江北新区打造一个全新的社区服务模式,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产投集团在建载体项目总投资292亿元,在建园区配套项目总投资99.44亿元,在建保障房项目总投资87亿元,是江北新区保障房建设和研创园、生物医药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核心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主体和建设运营主体,成为江北“新主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运营者”到“服务员”整合资源推动产融对接
截至2019年末,产投集团总资产为904.91亿元,所有者权益29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均增长超过二十个百分点。优异的表现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和认可,6月2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产投集团主体长期信用评定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随着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营实力的不断增强,产投集团从单纯的资产运营者向综合服务平台拓展。
去年4月,江北新区发起设立产融中心,产投集团利用这一平台,整合金融、产业和项目,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金融、产业和科技的聚集发展,成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机构间的桥梁。
施江医药,在江北新区举办的一次路演活动上,被产融中心发掘的“潜力股”。公司首席科学家施裕丰博士为世界一流癌症治疗及研发机构MSKCC(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脑瘤中心资深研究员,经数年潜心研究,施博士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恶性肿瘤特异性靶点,该项目有望开发出新一代癌症干细胞靶向治疗药物,潜力巨大。
由于企业处于初期阶段,融资方面面临难题,经过研究认定,产融中心为其量身定制“股权+债权+投行”全方位服务方案。帮助其对接资本、协调政府、调配资源,建立深入密切的合作关系。
银行、券商、基金、保险、律所、担保以及优质企业等等,产融中心吸纳了大量资源丰富的机构作为其成员单位。从2019年4月创立至今,为成员单位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成员单位解决融资难题,累计完成成员企业总授信规模2.4亿元。
近年来,产业项目投资、产业载体建设、产业综合服务,三大业务一路向好,产投集团坚持创新求变,已形成“投资-建设-运营综合服务”良性互动,集团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产投集团的使命就是让产业在新区聚集,让企业在新区发展,让人才在新区安家,以产业促城市崛起,为新主城建设贡献力量。”高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