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熬夜到天明,一边啤酒加枸杞。
朋克养生的当代青年,也难免有头皮微凉的烦恼。
好消息、好消息,Nature发表的最新论文,带来了生发新希望:
由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主导的研究团队,成功让由干细胞培养成的人造皮肤,长出了毛发!
针对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始于1975年。
从那时起,科学家就开始将表皮和真皮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培养,用于皮肤移植等治疗中。
但是,想要让人造皮肤具备正常皮肤所包含的毛囊、汗腺等等附属结构,始终是一大难点。
于是,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来解决这个问题。
体外培养首先,研究人员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转录因子TGF-β的抑制剂来处理细胞,促进皮肤表皮层生长。
接着,他们又添加了生长因子FGF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抑制剂,诱导真皮层形成。脂肪细胞层也在此阶段形成。
细胞以球状发育,称作体外类器官。
在经过了70多天的潜伏期之后,体外类器官中长出了50个左右的毛囊,并最终生长出毛发。
这些皮肤类器官具有明显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并发育出了与毛囊相关的组织(如皮脂腺、神经、肌肉和脂肪),形成了近乎完整的皮肤。只是缺少免疫细胞。
这样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由多能干细胞培养出的皮肤类器官,其毛囊经历了类似哺乳动物毛囊的形成过程。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皮肤类器官在基因表达上具有下巴、脸颊和耳朵皮肤的特征。
培养140天之后,其结构与人类18周胎儿面部皮肤相似。
研究人员认为,种种证据表明,这些类器官很可能模拟头皮皮肤,并且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也可以定制化生成具有不同身体部位特征的皮肤。
小鼠移植在细胞培养的第140天,研究人员将皮肤类器官移植到了免疫缺陷小鼠背部。
采用免疫缺陷小鼠,是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55%的移植中,类器官成功长出了2-5mm毛发。
并且,在移植中,全部类器官都能够与小鼠表皮融合,在伤口处形成平整皮肤。形态类似于人类面部皮肤。
也就是说,这些皮肤类器官还能够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疤痕形成。
不过,从实验室到临床,中间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现在,类器官形成毛囊所需的时间较长。需要先在体外培养140天的时间,才能进行移植。这就限制了其在烧伤等治疗中发挥的作用。
另外,目前生长出的毛发还比较短,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
多能干细胞带来的副作用——如促进肿瘤形成,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并且,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病学教授GeorgeCotsarelis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毛发是可以循环生长的。
尽管如此,Cotsarelis教授等人仍然高度评价这一研究,认为这篇论文是解决脱发问题和头发移植的一个重要步骤,朝向“治愈”人类秃顶迈出了重要一步,极具临床潜力。
目前,在治疗头秃和脱发问题上,主流的方法无外乎生发液、植发等。
但生发液效果难以保证,植发在效率和成本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于是更多大神,或选择了顺其自然地秃,或选择了假发。
所以多能干细胞培养的人造皮肤方法,或许能让“秃如其来”的朋友,更加安心工作、熬夜和加班。(手动狗头)
论文地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