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提出,过去一年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加强扶贫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社会帮扶,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针对电商精准扶贫中遇到的难题,2017年开始,云集先后推出“百县千品”和“乡村振兴千人计划”两个项目,一手抓优质农产品“育品”,一手抓优秀新农人“育人”,以人带品,以品脱贫,如今云集“乡村振兴千人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新农人,已经毕业返乡成为农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爆款山货”

海南博学村返乡青年陈统奎是首期新农人高级研修班的一名新农人,也是火山村荔枝品牌的创始人。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同,从城市返乡的陈统奎很早就接触到品牌经营,而品牌思维正是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缺乏的。

农村大多有好的农产品,但同时普遍存在农产品滞销问题。根据调研分析显示,造成农产品滞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因,一是农产品一旦进入收获季节,供应量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容易导致产品囤积;二是农产品普遍存在保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这就要求销售端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传播,快速地分销产品;三是中国的农业品牌大多是地域品牌,全国性的强势品牌不多,信息传播易受地域限制,“产品滞销”的背后实则是“信息传播滞后”;四是缺少精准了解供需关系的中间渠道。

“经过探讨与实践,我们发现需要通过农业大数据智慧调节农产品产能,打造出市场化的地标农产品品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供需失调、产品滞销的难题,让滞销农产品变得畅销,且形成今年畅销变成年年畅销的良性发展。”云集方面表示。

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2017年5月,云集联合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推出“百县千品”项目,发挥平台链接超5000万会员的优势,迅速传递信息,让消费资源与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匹配,帮助一百个左右的贫困县提升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如安徽界首市马铃薯滞销,云集立即将其纳入“百县千品”立项考察项目,经过紧急策划,在云集平台上架了第一批5000组界首土豆,40秒后被“抢”光。

通过云集电商的社交触角,以及其开创的S2b2c商业模式,拥有区别于传统电商平台的脉冲式流量,可以让产品信息在触达消费者时变得更加高效、成本更低,解决农产品短时量大脉冲式供应的需求,从而帮助滞销农产品变成畅销农产品。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

云集方面表示:“云集助农立足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更主动的作为,把打造提升农产品品牌作为持久的动力和抓手,将项目下沉到农产品生产种植一线,为农产品进行顶层品牌设计,力争让区域性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全国性强势品牌,让农民持续增加收入。”

陕西富平县把柿饼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年产鲜柿5万吨,加工柿饼1万吨,总产值6.5亿元。云集与富平县进行战略合作,建立柿饼行业选品标准,帮助富平柿饼往更专业的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方向发展。12月中旬,首批富平柿饼正式上线,仅3天时间就售出柿饼7.9万斤,销售额302万元,为当地的柿饼创造每一斤高达5元钱的品牌溢价,采购价从12元上涨到17元,直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而且云集今年还将通过品牌的持续赋能,让富平柿饼的销量和品牌知名度更上一层楼,不断化解柿饼的新增产能。

据云集方面介绍,“百县千品”项目推出一年多,就为22个省份51个贫困县培育孵化56个农产品品牌,销售各类农产品超过3300万斤,销售额突破2.08亿元,惠及80万农户。

补足农村人才短板,输送“农民企业家”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谈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时就指出,主要是两大难题,“一是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二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供需结构失调、产品销售不畅。究其根源,有两条很重要:一是缺少人才支撑,二是缺少市场创新。”

人才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百县千品”计划的核心支撑。

从农产品生产端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主要表现为规模化农业少、盲目跟风种植、产能和质量不稳定、以附加值不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商品化和品牌化思维等。农产品大量由散户种植,且缺乏品控标准。根据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2.07亿户农户,规模经营农户仅有398万户,71.4%的耕地由小农户经营,主要农产品由小农户来提供。

粗放式农业生产为产品销售、供应链整合等方面都带来不小的压力。

农村人才空心化,尤其是电商人才紧缺,贯穿整个电商精准扶贫的全过程。一是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影响到农产品采摘、打包、物流;二是电商人才紧缺,影响到品牌的塑造和发展;三是产品供应链人才紧缺。农产品上行需要一整个链条配合,如包装设计、供应链整合、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任意一个链条脱节都将影响产品上行的成本和效率。

“塑造品牌不仅要熟悉产品,还要善于洞察消费者习惯、挖掘产品卖点、擅长产品运营等。现在很多农村所谓的电商人才简单地认为做电商只要‘触网’即可,殊不知触网只是第一步,如何选品、挖点、推广、运营才是真正打造网红爆款的要诀。”云集方面说道,尤其是贫困地区,专业电商人才十分匮乏,当云集希望输出一整套农业现代化思维的时候,在当地却很难找到能够承接的供应商或合作社。

针对这一痛难点,2018年3月,云集投入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联合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单位,发起了“乡村振兴千人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培育100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目标,致力打造100个乡村振兴新农人扶持样本,帮助30万农民持续脱贫。

“品牌的爆发力不可估量。”陈统奎分享道,如今“火山村荔枝”品牌估值已经超过6000万,而那些卖了100万单的同行生意难以为继。

陈统奎希望给故乡再造一张庞大的新蓝图,首期新农人高级研修班学业结束之后陈统奎直呼:“超乎我的想象。”他认识到,第一次规模化增长的威力,来自于自己反复强调的“品牌价值”。但他也明白,从一个媒体人转型成返乡人,如何拥有领导力和管理协调能力格外重要。他需要迅速学会整合各方资源为自己所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公司大了,很快会发现你的经验力不从心。新农人班是一个机会,我想看看别人都怎么做的,老师们也可以帮我总结对和错,想走得更远。”孙天楼说道。

“选拔一批、提升一批、赋能一批”,“一人创一品,一品强一村,一村带一镇”是“乡村振兴千人计划”培养新农人的理念。人才助农是关键,只有破解农村人才空心化短板,才能为农村输入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血干细胞。陈统奎、孙天楼们已经带着他们学到的新知识重新回到故乡的“战场”。

第一期来自24个省份的50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助农规模达19694人,助农增收9880.5万元,含建档立卡贫困户2676户。在云集的赋能之下,未来三年,他们的助农规模有望达到6万人,助农增收实现6亿元的突破。